Home
avatar

taoleb

2025年中国智驾领域技术领袖盘点:13位一号位的技术征程

2025年中国智驾领域技术领袖盘点:13位一号位的技术征程

在端到端架构和大模型技术推动的智驾变革中,这些技术领袖正在书写中国自动驾驶的未来

📈 行业背景:技术转向的关键时刻

2023年以来,随着特斯拉的持续引领与大模型技术的迅猛突破,自动驾驶领域迎来了一场以**“端到端”**为主导的技术转向。进入2025年,VLA(视觉-语言-行动)和世界模型又成为下一代量产的突破方向。

在这个技术重构的关键时期,领军人物及其技术判断,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团队能否在重构期站稳脚跟、甚至实现超车。本文将深度盘点中国自动驾驶的13位技术一号位,探析他们如何引领行业发展。

🚗 车企技术领袖:量产智驾的先锋

1. 理想汽车 - 郎咸朋

职位:自动驾驶副总裁
技术路线:E2E+VLM双系统,VLA司机大模型

技术成就

  • 2023年底推送全场景NOA,实现高速向城市场景延展
  • 2024年7月推出无图NOA功能,突破先验信息依赖
  • 率先量产VLA司机大模型,成为业界智驾方案标杆

背景履历:2010年获沈阳自动化所博士学位,曾任百度L3事业部高精地图与自动驾驶技术总监,2018年加入理想汽车。

2. 小米汽车 - 叶航军

职位:人工智能部总经理(主持自动驾驶业务)
技术路线: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

技术成就

  • SU7出厂即搭载1000万Clips版端到端系统
  • 学术界推出VLA、强化学习、世界模型、3DGS等前沿工作
  • “不惜代价”投入辅助驾驶技术研发

背景履历: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,曾任职谷歌、腾讯,2012年加入小米,2021年被雷军”点将”主持自动驾驶业务。

3. 蔚来汽车 - 任少卿

职位: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
技术路线:世界行为(WA)路线

技术成就

  • 推动城区NOA规模铺开和全域领航辅助NOP+功能发布
  • 主导”世界行为(WA)“技术路线:海量云端仿真数据让大模型理解世界
  • 强调数据驱动的智能驾驶发展

背景履历:中科大学士、中科大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,曾任Momenta研发总监兼联合创始人。

4. 小鹏汽车 - 李力耘

职位:自动驾驶总负责人
技术路线:纯视觉方案

技术成就

  • 负责小鹏NGP高速和城市自主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研发
  • 坚持纯视觉技术路线,强调算力-算法+数据+域控制器方案
  • G7 Ultra即将搭载融入VLA大模型的AI智能辅助驾驶系统

背景履历: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,纽约大学计算机博士,曾任百度美国无人车核心成员、京东X实验室架构师。

5. 比亚迪 - 杨冬生

职位:副总裁兼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
技术路线:“天神之眼”高阶智驾系统

技术成就

  • 作为DM-i超级混动系统总设计师,助力比亚迪多次夺取月度销量冠军
  • 推动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”天神之眼”高阶智驾系统
  • 整合天璇团队与天狼团队,统一智驾技术发展

背景履历:硕士学历,高级工程师,2005年加入比亚迪,历任多个技术管理岗位。

🔧 供应商技术领袖:技术创新的驱动者

6. 地平线 - 苏菁

职位:高阶智能驾驶项目总负责人
技术路线:端到端HSD方案

技术成就

  • 地平线端到端HSD方案搭载J6P成功量产上车
  • 与大众汽车CARIAD成立合资企业,苏菁任CTO
  • 推动自研芯片+智驾方案双管齐下发展策略

背景履历:中科大电子工程专业毕业,曾任华为汽车BU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,2022年加入地平线。

7. Momenta - 曹旭东

职位:CEO
技术路线:端到端大模型和无图方案

技术成就

  • 提出”一个飞轮,两条腿”战略:数据驱动+L2量产+L4技术
  • R6飞轮大模型频繁现身,早期布局数据领域进入收获期
  • 2025年在智能驾驶领域跻身第一梯队

背景履历:清华大学硕士,曾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商汤科技,2016年创办Momenta。

8. 大疆车载(卓驭)- 沈劭劼

职位:总负责人
技术路线:智能驾驶系统

技术成就

  • 预计2025年200万台车型搭载大疆车载智驾系统上路
  • 与9家主流车企达成合作,20余款车型量产
  • 3-5年内量产车型合作数将上升到500万台量级

背景履历:香港科技大学博士,大疆首席机器人专家,科大-DJI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。

9. 英伟达 - 吴新宙

职位:自动驾驶团队总负责人
技术路线:全栈自动驾驶技术

技术成就

  • 推动英伟达覆盖从数据、感知到大模型智能体的全栈技术
  • 曾在小鹏汽车期间带领团队完成高速NGP和城市NGP量产落地
  • 拥有丰富的量产落地经验和技术积累

背景履历: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士,伊利诺伊大学电机工程博士,曾任高通自动驾驶研发负责人、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。

10. 百度 - 王亮

职位:IDG首席研发架构师、IDG技术委员会主席
技术路线:VTA基础大模型和纯视觉智驾

技术成就

  • 2024年主导VTA基础大模型和纯视觉智驾路线在极越01实现量产
  • 推出支持全国300城覆盖的领航辅助驾驶方案
  • 长期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

背景履历:北航本科,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,曾任微软应用科学实验室研究员。

11. 博世中国 - 吴永桥

职位: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
技术路线:一段式端到端技术

技术成就

  • 2024年5月发布首款城市NOA产品,计划年底覆盖24个城市
  • 与文远知行联合基于英伟达Orin Y打造端到端方案,奇瑞量产
  • 主张”将一段式端到端打磨到极致性能”

背景履历: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硕士,2005年加入博世,曾主导多个本土车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项目。

🎯 L4自动驾驶领袖:无人驾驶的探索者

12. 小马智行 - 楼天城

职位: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
技术路线:世界模型技术

技术成就

  • 主导开发世界模型技术,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建立独特优势
  • 中国公认的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,被誉为”楼教主”
  • 十年TopCoder算法竞赛中国区冠军纪录保持人

背景履历:清华大学博士,曾任谷歌无人车团队成员、百度最年轻T10级工程师,2016年与彭军联合创办小马智行。

13. 元戎启行 - 周光

职位:CEO
技术路线:搭载VLA模型的辅助驾驶平台

技术成就

  • 发布最新一代DeepRoute IO 2.0辅助驾驶平台,搭载VLA模型
  • 在德州仪器Kilby实验室期间主导自动驾驶机器人项目
  • 拥有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经验

背景履历: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本科,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人工智能博士,曾任百度美国研究院自动驾驶事业部成员。

🔮 技术趋势分析

端到端成为新基座

2025年,端到端架构正逐步成为智能驾驶的”新基座”,从理想的E2E+VLM双系统到小米的全栈端到端方案,各家都在这一技术路线上发力。

大模型技术落地

VLA(视觉-语言-行动)模型、世界模型等大模型技术正从学术界走向工业界,成为下一代智驾技术的核心。

软硬件一体化趋势

从单纯的硬件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,软硬件一体化成为竞争的关键要素。

💡 行业启示

技术路径的多元化

不同企业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径:

  • 纯视觉路线:小鹏坚持纯视觉方案
  • 多模态融合:理想采用E2E+VLM双系统
  • 世界模型:蔚来主推世界行为(WA)路线
  • 端到端方案:小米、地平线等主攻端到端技术

人才流动的价值

从技术领袖的履历可以看出,人才在不同企业和技术方向间的流动,为行业带来了技术交流和创新活力。

量产落地的重要性

无论技术路线如何先进,最终都需要通过量产验证和用户体验来证明价值。

📝 总结展望

这13位技术一号位代表了中国智能驾驶的最高水平,他们各自在不同的技术路径上探索前进:

车企领袖专注于量产落地和用户体验优化;
供应商领袖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;
L4领袖探索无人驾驶的技术边界。

2025年,随着端到端架构逐步成熟、大模型技术加速落地,中国智能驾驶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这些技术领袖的远见与坚持,正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核心动力。

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技术长跑中,他们不仅决定着各自企业的技术成色,更在共同书写中国智能驾驶的历史。未来已来,唯变不变。我们期待在这些领军人物的带领下,中国智能驾驶能够走得更远、更稳、更智能!

自动驾驶 技术领袖 智能驾驶 端到端 VLA 世界模型 人工智能 汽车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