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avatar

taoleb

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(北京)

mw700_mh_1754617434709000.png

概述

  • 时间: 2025-08-08 起(为期数日)
  • 地点: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·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(BIEC)
  • 主题: “让机器人更智慧,让具身更智能”

大会集论坛、博览会与赛事为一体,聚焦具身智能、人形机器人、工业与服务机器人融合应用,以及机器人与大模型/操作系统的深度结合。

亮点速览

  • 参展主体: 全球 200+ 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与机构
  • 展品规模: 1500+ 件,现场新品首发 100+ 款
  • 论坛阵容: 400+ 位国内外科学家、国际组织代表、院士、企业家
  • 内容篇章: 产业发展、创新应用、技术融合 三大篇章

展览与企业

现场覆盖工业机器人、协作机器人、移动机器人(AMR/AGV)、人形机器人、医疗/康复机器人、特种与教育机器人等赛道。知名厂商与新锐团队同台:如 ABB、库卡、费斯托、埃斯顿、宇树科技、银河通用、中信重工 等,展示关键零部件与整机系统的最新进展,包括高性能关节模组、力控与触觉传感、视觉-语义-运动一体化感知、以及低延迟高可靠控制系统等。

论坛与议题

  • 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的结合路径:感知-世界模型-规划-控制的一体化落地
  • 人形机器人从示范到试点:安全、成本、续航与商业场景边界
  • 制造业“柔性化”升级:人机协同、无人产线、AI-native 工艺优化
  • 医疗与服务机器人:术中导航、康复辅具、末端执行器与合规路径
  • 开放生态与标准:机器人操作系统、接口协议、测试评估与安全监管

赛事活动

包括共融机器人挑战赛、BCI 脑控机器人大赛、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等,吸引近 20 个国家、6000+ 支队伍、10000+ 名选手参与,体现“源于竞赛、用于产业”的人才与技术双循环价值。

趋势判断

  1. 具身智能加速产业化: 世界模型与策略学习更加实用化,低算力端侧推理与云边协同并进。
  2. 人形机器人进入场景试点: 从展演走向物流搬运、3C 质检、巡检值守、商业客服等刚需试点,关键在于安全、成本与可维护性三角平衡。
  3. 工业/服务双轮驱动: 工业机器人继续在高精、高可靠的核心环节突破,服务机器人则凭借 LLM+多模态实现交互与泛化能力跃升。
  4. 软硬一体与模块化标准: 关节模组、力矩传感、伺服驱动、末端执行器等形成“标准件+应用定制”的供给体系,缩短交付周期。
  5. 操作系统与生态: ROS/ROS 2 与厂商自研 OS 并行发展,和大模型在任务规划、语义理解、视觉-动作映射上的接口更清晰,第三方开发者生态将更活跃。

产业影响与机会

  • 整机厂商: 以“平台+场景包”交付,强化多行业可复制性与远程运维能力。
  • 零部件供应商: 高性价比力控传感、轻量高扭矩关节模组、宽温域相机等需求旺盛。
  • 系统集成商: 场景工程化、可靠性评估与安全合规将成为核心壁垒。
  • AI/软件团队: 机器人基础模型、世界模型、具身强化学习、仿真到实机迁移(Sim2Real)工具链存在增量空间。

参考链接

  • 人民网相关报道(新闻通稿)
  • 北京市经开区/科委官网资讯(论坛与展馆信息)
机器人 具身智能 产业趋势 人形机器人